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8.9.-《红星照耀著新中国》——「網書閲讀」第396「秘密南巡(四)」

8.9.-《红星照耀著新中国》——「網書閲讀」第396「秘密南巡(四)」

 

書接上一回,話説上一回記者貓講到:


“如1982年10月,鄧公就「發展才是硬道理」觀點,對國家計委負責同志談話時就曾指出:


「準備有個搶時間的問題,不能不認真對待。


哪些項目早上,哪些晚上,要有個安排,不能擠到一起。能早上的就集中資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個世紀去了。」……”


“這個「發展才是硬道理」觀點。據説,其實也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哲學原理上發展起來的。


衹是鄧公用了比較生動形象的語言來表達罷了——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來:


客觀事物的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因爲任何客觀事物總是要朝著前進的方向發展的,倒退則預示著這一事物的衰亡與終結,説明該事物在前進中已經完成了一個週期性的循環,即發展到了頂點的時候就不可能再前進了。


以後就會漸漸衰落下來,之後又準備著下一次的,向著更高層次的進步,然後再形成新一個週期的循環。


例如萬物的生與死、花開花謝,以及日出日落、潮漲潮退等等。


自然界中,許許多多、反反复復的不同階段的生與死,又或者花開花謝,都是在展示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


回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如果當時不緊緊抓住「發展」這個萬物的生長規律,而是依然停留在「姓資」還是「姓社」的折騰上停滯不前,那麽中國社會主義面貌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長足發展,然後發展得像今天如此欣欣向榮。


中國人就永遠直不起腰桿,就衹能永遠做低端商品的加工廠,靠廉價出賣勞動力,同時還把自己的生態環境給破壞了。


但真的是那樣的話,中國恐怕就要多走許多彎路,多吃許多虧,再多受許多窩囊氣,但依然仍比別人落後許多……


然而,所幸的是:


事實並不這樣——


因爲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中國最後還走上了發展之路。


是由於鄧公決心要把一個沉溺於「姓資」還是「姓社」的折騰中的「欠富裕」中國,塑造成了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富起來」國家。


例如早在1987年6月,鄧公在會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科羅舍茨時,就曾強調:


「改革步子要加快。」

「經濟體制改革的方針、政策、步驟都已經確定,現在問題是要加快。」


到了10月,他又在會見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總書記卡達爾時,同樣又一次強調:


「我們現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過改革加快發展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我們的實踐來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 可想而知,鄧大人對中國「要富起來」國策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


因爲這是他整天牽腸掛肚的頭等大事吖。


據説1990年3月,他曾對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說:


「我們可利用的矛盾存在著,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於把握。」

「4%或5%的速度,衹是一兩年沒問題,但如果長期這樣,在世界上特別是同東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比,也就是滑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