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7.13.-《新編「你有張良計 我有過墻梯」》第一七四回 「一連串的『邊際效用』立馬出現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十三)」

7.13.-《新編「你有張良計 我有過墻梯」》第一七四回

「一連串的『邊際效用』立馬出現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十三)」

話説,上一回記者貓講到:

相信,經過中共一代又代精英們①的努力,「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王道,必將結出豐碩果實……

這不,據媒體報導稱,前不久俄、蒙、中陸上鐵路工程項目又被再度提上議事日程——

其中中蒙兩國的3條鐵路「大動脈」,估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內全部順利竣工通車。其中,最快的一條將會在10月營運……

不妨回顧一下歷史,2014年8月19日香港文匯就曾有相關報道:

中蒙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中國需從蒙古國進口大量焦煤、銅礦石等資源性商品。同時,也向其出口輕、重工業製品、農產品,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等……

然而,怎麽利用鐵路運輸貨運量大這個成本效益優勢呢?

為此,兩國政府曾多次接觸,欲增加兩國跨境鐵路的數量。結果,因在線路走向上一直未能達成共識,而意見不統一——

雙方主要分歧就在於:

這邊廂中國的意向是計劃建造一條西部通道,以降低進口商品的運輸成本;

但那邊廂的蒙古國則想建造一條東部出海通道,以方便向日、韓等國家出口更多的焦煤、銅礦石資源……

因此,蒙古國至今沒有同意開工建造由西伯庫倫到中國策克的鐵路項目……

業內專家分析,這是因爲蒙古國更期待建設兩條位於東部的由畢其格圖到中國珠恩嘎達布其,和從松貝爾至中國阿爾山的出海跨境鐵路。

然而,今年初的一個「特別軍事行動③」,把國際原材料價格推至新高。因此,蒙古國又有了新提議:

即提出了一個「第三鄰國戰略」。希望建設一條跨境鐵路以利用中國東北港口達至商品出海之目的。建議中的鐵路途經中國白城、長春以及圖們,最終到達朝鮮或俄羅斯港口……

幾經波折,時至今年2月,當蒙古總理訪華的時候,終於敲定了——

中蒙鐵路的三個過境地點。

據專家估計,這三條鐵路若順利開通以後,中蒙的陸上貨運量將每年增加6500噸左右。既能促進中蒙之間的經貿合作,也能進一步開拓亞洲商品市場,以及令中俄之間的雙邊能源合作更上一層樓……

因此,無論對於中蒙抑或中俄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回報豐厚的項目……

據美媒報導稱,這三條鐵路中的中-塔宗鐵路會最早完工,即於今年10月底通車——

它全長410公里,運力設計為每年1500萬噸,甚至更高……

此外,另兩條鐵路則分別為:

塔旺陶勒蓋(蒙古國)至噶舒蘇海圖(中國)鐵路②,和宗巴彥至杭吉鐵路(中國)③。

年運力設計分別為3000萬噸,和2000萬噸……

此前,蒙古國早於2009年就開始規劃國內的鐵路建設。改造其基礎設施,以增大出口量。然而由於建設難度高、交通不便等諸多因素,致使其產品出口未能最大化。

後經中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才有了推動絲路國家積極開展鐵路合作項目的決心——

即中方提供人員和設備,沿途修築公路、橋樑和鐵路,打通「發展之路,投資之路,機遇之路」。這就令俄、蒙、中三國的合作,得以進一步深化發展……

可以想象,這三條鐵路加起來的運輸能力,每年徒然增加了6500萬噸,這對於俄蒙中來說,確實意義重大……

這不,精誠所至——「一帶一路」倡議,又再下一「城」……”

①——如毛、周;鄧、李;江、朱;胡、溫和今天的習、李。他們「初心」未變地一棒一棒往下傳——例如毛、周: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接著,為新中國的「四個現代化」打下了基礎;鄧、李:在「站起來」基礎上讓中國人「富起來」(以市場換技術、用有文化的勞動力引來投資。政治上,悶聲發財、韜光養晦,始終在追求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江、朱和胡、溫,基本上還是遵循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韜光養晦」以及「以時間換空間(盡量延長和平發展的時間,從而凝聚實力來換取更大的迴旋空間 [世界舞臺] )」的方針策略;然而到了習、李時代,由於羽翼開始豐滿(特別是拜登登基以後),「東升西降」的世界格局越來越明顯,中國開始在世界舞臺上擁有了更多「話語權」……

②——據悉,塔旺陶勒蓋煤礦(TT礦)至嘎舒蘇海圖口岸233.6公里,該鐵路線通車儀式於2022年9月9日上午在蒙古國南戈壁省朝格特策其縣舉行,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現場施令後,首列煤炭貨運列車啟動發往中國嘎舒蘇海圖口岸。該鐵路線是蒙古國自主建設的首條重貨鐵路、首條一級鐵路,同時也是蒙中第二條鐵路通道。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在通車儀式致辭說:“這是一條蒙古國的發展之路,投資之路,機遇之路。”

③——據悉,宗巴彥-杭吉鐵路全長226公里,將抵達中蒙滿都拉口岸。項目已在今年3月動工,目標出口量為每年2000萬噸。

③——俄羅斯在今年2月24日凌晨,對烏克蘭發起了「特別軍事行動」。

三條大動脈將貫通,中俄蒙達成重要合作- https://inf.news/world/f619c4b56f651a381f69eb07f85b3e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