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红星照耀著新中国》——「網書閲讀」第395回「秘密南巡(三)」
話説,上一回精叻鼠講到:
“於是89年的6月16日,在同幾位中央負責人談話時,鄧公要求新的領導班子要聚精會神地做好幾件使人民滿意、高興的事情……”
“其中的第一件,就是「經濟不能滑坡。」對此,鄧公十分堅定地說:
「凡是能夠積極爭取的發展速度,還是要積極爭取的。」
「要用快刀斬亂麻的辦法解決,不能拖。當斷不斷,是要誤事的。看準了的,積極的,有利於發展事業的,抓著就可以幹。要在今後的十一年半中爭取一個比較滿意的經濟發展速度。」
認為,如果再經過一番沒有水分的翻一翻,那時候人民就會看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是興旺發達的。而其中能夠讓經濟翻翻的秘訣——
就是發展「科學技術」。因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例如1978年3月18日,他在全國科學大會上,在開幕詞中就指出:
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
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我國的科技教育事業。
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又進一步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述。
1988年9月,他又說:
「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992年春,他在第二次「南巡」時在談話中又指出:
「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同一句話:
「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88年,鄧公在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談話時,也有提到過……”
記者貓接著精叻鼠的話題又再講落去嘍噃:
“有人説,這個論斷既繼承了馬克思,又發展了馬克思,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這方面理論的新貢獻。
是從當代科學技術急速發展的今天,是從社會進步到了今天的事實中總結出來的。
而「發展才是硬道理」則是鄧公在第二次「南巡」時談話的另一個重點。
原因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所以不得不以世界發達國家為參照物,以人均GDP為計算標準。
因此,在我國人口數量居於世界首位的情況下,要如期實現我國的戰略目標,其困難程度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因此,鄧公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始終懷有一種緊迫的焦慮感。認為衹有橫下一條心,抓住難得的和平機遇,加快經濟發展,隔幾年上它一個台階,確保翻一翻才有希望,才能早日躋身强國的行列,才能不去再受別人的窩囊氣。
因此,在上世紀8-90年代,他千方百計地利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機會,反复宣傳、解釋這一觀點就是這個原因。如1982年10月,鄧公就「發展才是硬道理」觀點,對國家計委負責同志談話時就曾指出:
「準備有個搶時間的問題,不能不認真對待。哪些項目早上,哪些晚上,要有個安排,不能擠到一起。能早上的就集中資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個世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