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8.6.-《記者貓拾趣》之「『[錦囊]妙計 安天下(22)』的『底層邏輯』」

8.6.-《記者貓拾趣》之「『[錦囊]妙計 安天下(22)』的『底層邏輯』」


書接上一回,話説上一回記者貓講到:

「帝國主義者的邏輯和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①」

正所謂:「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①」。

這一論斷充滿了哲理——

故事該從上世紀20年代初說起。20年代初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正是中國社會天翻地覆經歷驚天變化的大時代。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所形成的華盛頓體系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雅爾塔聯盟體系的確立。

從國民黨上台執政,到被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所推翻。

總之,這一時期的國際形勢、中國政局以及中外國與國之間關係變化錯綜複雜、危機處處……

身處這樣一個動盪的大時代,毛澤東以其獨到慧眼明察秋毫洞悉一切。斷言——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外部力量也不會對中國的前途帶來根本性影響。

原因是,中國革命以「追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維護人民利益」為目標。

因此,這就決定了新中國同西方大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從而導致難以避免也難以調和。

以至於這種矛盾和衝突的表現形式、尖銳程度以及持久性,都取決於雙方在政策上的較量,特別更取決於中國革命進程的結果。

例如,隨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打響,其後共產黨的人民軍隊大獲全勝,而蔣介石的蔣家軍則被趕到了孤島——台灣。

此時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眼看國民黨政府的倒台已成定局,美國的決策者因此而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對華策略——

1948年9月,美國國務院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今天依然對蔣介石繼續承擔義務,是一不可取外交政策。

10月,司徒雷登向美國國務院報告說:

國民黨政府,特別是蔣介石「已較過去更加不孚眾望,並且愈來愈眾叛親離」。

因此向國務卿馬歇爾提出,可否「勸告蔣委員長退休,讓位給李宗仁或者國民黨內的其他較有前途的政治領袖,以便組成一個沒有共產黨參加的共和政府」。

後來,馬歇爾因害怕要為這樣一個「剛產生的新局面而擔負責任」,才沒有同意這樣做。

結果在11月中旬,司徒雷登找李宗仁長談後,李宗仁胸有成竹地說:

美國政府應勸告蔣介石「在目前軍事上尚未完全失敗前離職」,並表示新的領袖如果能夠得到美國政府「毫不含糊的支持」,那麼,

「他就能取得中國西南地區的有力支持,以便把共產黨的部隊阻遏在長江以北地區」。

隨即,司徒雷登又向馬歇爾建議發表了一項表示支持新的非共產黨政權的聲明。

此後,在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策划下,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了一場「和平攻勢」……

對於這場主要由桂系勢力掀起的新和平運動,一部分中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曾寄予厚望。

有的資產階級右翼分子更極力勸說共產黨,把這一場人民革命戰爭「立即停止」。

此時已經破產的「中間路線」主張者,又被某些地方實力派和民主派的右翼分子重新捧了出來——

他們企圖用和談來製造一個同國民黨、共產黨「三分天下」的局面,又或者建立一個區域性的地方政府以達到劃地自保的目的……

這也都屬於前面提到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①——摘自《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澤東 1949年8月14日)全文:https://www.marxists.org/chinqie't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490814.htm 

②——摘自《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毛澤東1940年3月21日)

③——毛主席所帶領的事業是什麼?就是一心一意地帶領人民爭取全中國的解放。其過程,分兩步走: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目標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二,然後建設一個「獨立自主 和平富強」的新中國。

川普被伊朗大嘴巴- https://youtu.be/0gw2r1nKPWU?si=gZ5ZM0mCXw00Z3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