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8.1-《記者貓拾趣》之「『[錦囊]妙計 安天下(20)』的『底層邏輯』」

8.1-《記者貓拾趣》之「『[錦囊]妙計 安天下(20)』的『底層邏輯』」


書接上一回,話説上一回記者貓講到:

今天,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即製造業產值已排在世界首位、貨物貿易總額是世界第一、外匯儲備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中國人民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社保等方面,和民生福利方面都得到了持續的改善……

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最具安全感的國度,而人均壽命也從35歲提高到了77歲。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所有這些成就,都是在沒有侵佔他國一寸領土,沒有掠奪他國絲毫財產,沒有殖民過地球上任何一塊土地的情況下取得的。

而是靠中國人民赤手空拳,團結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打拼出來的——「命運」!

所以說,毛澤東於1949年8月14日為新華社所撰寫的《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在今天看來,依舊歷久常新,依舊有著其戰略價值和意義,更是用之不歇的精神力量。

同樣也會給我們今天的許多決策帶來啟迪和思路。從而,為新時代的偉大鬥爭、偉大建設、偉大事業以及實現偉大的中華復興夢指出方向。

正所謂:「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①」。

這一論斷充滿了哲理——

因爲,這一論斷,今天同樣也適用於俄羅斯的國情②。普京,也深諳那個:

「牽一髮動全身」的道理……

話説俄羅斯鐵血宰相普京,於2020年2月24日黎明,向烏克蘭開了第一槍。就是要震懾歐盟③,甚至整個歐洲……

所以,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里-庫列巴呼籲:

所有西方公司都必須撤出俄羅斯,以踐行「人道主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6日報導稱,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當天接受CNN採訪時對節目主持人法里德-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說:

「(西方公司)繼續在俄羅斯運營並在那裏賺錢,完全違反了基本的道德原則,這筆錢是滴著烏克蘭人鮮血的。」

而此前因為繼續在俄羅斯購買原油的殼牌(Shell)能源公司,則受到了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的指責……

爲此,殼牌公司隨即表示:

將會把購買俄羅斯石油所帶來的利潤「撥給一個專用基金……以減輕這場戰爭給烏克蘭人民帶來的可怕後果」……

於是,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乘勝追擊——

同時要求所有能源公司「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這不僅適用於殼牌,也適用於其他公司。雖然對俄羅斯採取了一些嚴厲措施,但我們都知道其最大的收入來自於石油和天然氣貿易。」

此外,庫列巴還指責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這兩家繼續在俄羅斯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他說「聽聞可口可樂和麥當勞等公司留在俄羅斯,並繼續提供他們的產品,這令我們非常失望」……

早在5日,《基輔獨立報》消息稱,鑑於可口可樂公司仍沒有停止在俄業務,三家烏克蘭連鎖超市——Silpo、Novus 和 Varus 停止銷售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

而隨著俄羅斯軍事行動的繼續擴大,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製裁也在不斷「升級」。

例如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對俄發動了美國史上最嚴勵的制裁……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①——摘自《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毛澤東1940年3月21日)

②——例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電視講話裏稱:

今天的烏克蘭,一個穩定的國家地位還沒有建立起來,其政治和選舉程序只是一個幌子,只是一個在各個寡頭部族之間,重新分配權力和財產的帳幕。腐敗無疑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許多國家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但在烏克蘭已經起了質的變化——這種政治内幕本質,實際上已經入侵和腐蝕了烏克蘭的國家地位、國家體制和最高權力。激進分子利用人們合理的不滿情緒,給抗議活動套上了黃馬甲,於2014年在獨立廣場發起了政變。此過程,他們是得到了來自外國的直接援助的……

據報導稱,美國大使館對基輔獨立廣場上的所謂抗議陣營的物質支持,竟是每天一百萬美元。此外,還有非常多的錢被厚顏無恥地直接轉到了反對派領導人的銀行賬戶上,金額竟是數千萬美元。

而真正受傷的人,也就是在基輔和其他城市街道和廣場的衝突中死亡的人的家屬,最後得到了多少錢呢?那就甭提了(意即:少的可憐——筆者注)……

關於北約部隊問題,今年計劃至少要進行10次聯合演習。顯然,這種演習是為北約軍事集團在烏克蘭領土上的快速集結演練作掩護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升級了機場網絡——

例如博雷斯皮爾、伊万諾-弗蘭科夫斯克、楚格夫、敖德薩等。目的就是為確保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軍力的轉移。

而烏克蘭領空是對美國的戰略和偵察機,以及用於監測俄羅斯領土的無人機開放的。

我想補充的是,美國人在奧恰科夫建有海上作戰中心,這使其有可能支持北約船隻的行動——包括他們對俄羅斯黑海艦隊,和我們在整個黑海海岸的基礎設施,使用精確打擊武器。

美國曾一度打算在克里米亞建立類似的設施,但這些計劃被克里米亞人和塞瓦斯托波爾的居民挫敗了。

1990年,在討論德國統一問題時,美國向蘇聯領導人承諾,北約的管轄權或軍事存在不會向東延伸一寸。而且,德國的統一不會導致北約的軍事組織向東延伸。就是這一句話,他們做了口頭保證,但結果走了樣。

後來,我們得到承諾,中歐和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只會改善與莫斯科的關係,解除這些國家對困難的歷史遺產的恐懼,而且,創造一個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地帶。但最終的結果恰恰相反……

③——今天看來,俄烏戰爭,早在克里米亞戰事發生後,北約就開始布署的了。

李顯龍:沒中國參與的聯盟誰愿加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Ijh1Z_o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