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红星照耀著新中国》——「網書閲讀」第387回「中國農村改革之父」
話説,上一回精叻鼠講到:
“然而杜潤生若在「文革」中說了這樣的話 ,是要殺頭的吖!”
“結果,這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也因爲杜潤生參與推動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因此他也就被譽爲「中國農村改革之父」……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所引進的外資也多起來了。
在增加就業的同時,早前大約先後三批共四千萬「上山下鄉青年」,回城沒有工作的問題,也就順利得到解決了……”
“這樣一場「兩個凡是①」大討論,使人們明白到:鄧公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理論是多麽的正確。
因此,面對當時的中國社會現實,若用另一個角度看,又可以有以下的解讀……”
記者貓接過精叻鼠話題又繼續講嘍噃:
“ 總括而言,「治亂世用重典」「矯枉必須過正」 等等,都是立國梟雄們理政的常用手法。
這也是對「『動機』與『效果』」理論的一種實際應用與檢驗。
值得慶幸的是,終於有這麽一夥如鄧小平般的精英,挺身而出撥亂反正,「把顛倒了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使得中國大陸的老百姓,能夠有尊嚴地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總之,自新中國成立走到今天,回顧前面的30年——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建國時期的政策是:
行政主導加上革命手段;再到建國30年後——
鄧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改革開放」年代:
則是以經濟主導、市場調控為主要手段。
這些都沒有什麽對與錯,而衹有真與假;又或者衹有有效與無效之分別。
但卻給中國贏得了時間,同時也把西方世界矇蔽了——
原因是他們萬萬沒想到:
這短短的40年(1978-2018),中國人「革命加拼命」「一生幹了兩世的活」贏得了時間,把西方世界百多年才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一下子拉近了許多。
正如毛澤東的一代人,為中華民族打下了堅實基礎;
而鄧公的改革開放,則解放了生產力,把中國推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更是選對了方向。
過程中,前者是先掙扎活著和創造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後者是解決填飽肚子、能夠繼續生活下去的問題。
然而大家都在摸索著、尋找著解決中國問題的靈丹妙藥。
當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困難,大概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這40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時間高速度增長,是因為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經濟造成的破壞實在是太大太深刻了,要補漏的地方實在太多。
因此,所累積下來的發展需求變得巨大。
所以鄧公一「改革開放」,大家都一呼百應,一有機會就把積存了多年的能量釋放出來,抓緊時機好好大幹一場。
一時之間:
千帆並舉,鑼鼓喧天。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旗幟迎風飄揚。
喇叭裏也常常傳來了《春天的故事》,那位女高音歌唱家的激蕩心扉的歌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①——内容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歌曲:《春天的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RHaKwvOxs